稿件处理
1. 审稿流程 本刊严格执行“学科编辑初审—同行专家评审—编辑部主任复审—主编终审”的稿件评审流程。 初审由学科编辑负责,重点是审查来稿的选题和写作等是否达到本刊的基本要求。稿件经初审合格后,作者会收到初审编辑发的通知。 同行专家评审是鉴定来稿学术质量和价值的主要把关环节。本刊采用单向匿名的同行评审制度,每篇稿件一般邀请3-5位独立的同行专家评审,主要评估稿件的科学性、创新性和实用性等。同行评审后退修的稿件,作者须结合评审意见认真修改,并提交修改稿和修改说明以进行再审。 稿件通过同行评审后,由编辑部主任进行复审,对于达不到发表要求的稿件给予退稿。最后由主编进行终审,做出最终稿件是否录用的裁决。主编对整个期刊的全部内容负责。
3. 专栏投稿的评审 上述稿件评审流程同样适用于提交至专栏的稿件,相关稿件将经过与其他稿件完全相同的评审流程,并同样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。 对于部分专栏,本刊会邀约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为客座编辑。其职责主要为协助编辑部进行稿件征集、组织评审等工作。客座编辑的工作需受本刊主编和编辑部的监督,以保障专栏稿件的评审公正性。
4. 内部投稿的评审 本刊编委、编辑和客座编辑的投稿,同样遵循本刊所有的审稿流程。同行评审将独立于投稿的编委/编辑/客座编辑及其研究小组进行。此外,编委、编辑和客座编辑不得参与其本人、家属、同事,以及其他与其存在利益冲突关系的作者的论文评审工作。
5. 作者申诉 作者如果对稿件的评审结果有异议,可向编辑部提交书面申述。在申诉中对每条评审意见做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,并将其发送至本刊邮箱。编辑部在收到申诉后将尽快审理,并将审理结果反馈给作者。请注意,每篇稿件通常仅接受一次申诉。
6. 学术不端检测与处理 本刊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。编辑部会在初审前,使用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对所有投稿进行查重检测。 如果评审中的稿件被检测出学术不端问题,编辑部将直接拒稿。如果文章在正式发表后,被发现存在一稿多投、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,编辑部将进行撤稿处理,并且自发现之日起3年之内不再接受相关作者的投稿。
7. 更正与撤稿 对于已经正式出版的文章,本刊在必要时会进行更正或撤稿处理,具体如下: (1)更正:如果已发表的文章被发现存在无意的科学性错误,并且不会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造成重大影响,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表更正启示,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更改,并注明文章的出处。本刊会发布更正后的新版本的论文,并在新版中详细说明对原文章的改动,注明更新日期。引用时,请引用最新版本的文章。 (2)撤稿:对于已发表的文章,如果被发现存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,以至于导致文章的结果和结论不可靠时,编辑部会进行撤稿处理;此外,如果已发表的文章被举报涉嫌学术不端行为,编辑部会启动调查并发表声明告知读者该文章存在风险。调查结束后结果将被公开。如果确认文章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,编辑部会进行撤稿处理,并且自发现之日起3年之内不再接受相关作者的投稿。 |